眾所周知,寶寶智商發育的過程,除卻五官的感知以外,手部的觸覺也極為重要。孤獨癥兒童本身語言發育障礙,其實,手部靈活度也非常欠缺。但是,很多家長忽略了手部靈活度的訓練,而更加追求寶寶能夠“說話、回答問題、做正確的行為,完成指令”等等。其實,當孤獨癥兒童手部靈活度得以提升,是直接可以幫助大腦發育,從而一并提升其他能力的!
在ABA回合訓練當中,很少涉及“感統訓練”。這其中的原因我并不知曉。然而,即便如此,ABA的基礎訓練課程中,也有一部分確實和基礎感統訓練完全一致。在我看來,除卻正確的行為,思維邏輯的培養,還有一種方式,極易被忽略掉,卻異常的重要,那就是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。而這其中的訓練方法,無論是ABA訓練還是感統訓練,也幾乎是一致的!
而這一致的部分,只需要一把小小的剪刀!
訓練項目:剪刀的使用
道具準備:一把兒童用剪刀(符合寶寶手掌大小,并且無尖銳部分)
這個項目是循序漸進的,難度一點點提升,可以多次訓練并且持續訓練。
一、 (低難度)剪斷紙條
準備一些厚一點的窄紙條,(厚是為了能夠保持紙條不彎曲不太變形,窄是為了能夠讓寶寶一刀剪斷)家長一手持紙條輔助,并教會寶寶學會如何合上剪刀,一刀剪斷紙條。寶寶熟練掌握后,可讓寶寶自己手持紙條并剪斷。
當寶寶能夠自行剪斷紙條時,可增加難度,在紙條上畫上直線,并要求寶寶按照直線一刀剪斷。
二、 (中難度)沿線剪紙
寶寶需要學會如何自如地單手打開和合上剪刀。然后在較大的紙上畫上線,并要求寶寶沿線剪紙。最初可仿照項目一,畫出直線讓寶寶剪斷。增大紙的大小,也就意味著寶寶剪斷不在只用一刀,而是要多次重復“打開剪刀、合上剪刀”的動作,并且嚴格按照所畫直線進行,這難度不小,需要耐心多次練習。
寶寶熟練之后,可增加難度,用直線畫出正方形、三角形等,讓寶寶沿線剪出形狀。
再次升級,則可以在紙上畫曲線、圓等,依舊要去寶寶沿線剪出形狀,難度大幅度提高!
三、 (高難度)自主剪紙
去掉劃線,僅僅給出“剪一個圓形”等指令,要求寶寶完成指令,剪出基本形狀(圓形,三角形,正方形等)
這項訓練不但要求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到位,也要求寶寶對于形狀認知和記憶。
期初可以拿出類似形狀的物品,讓寶寶模仿剪出,而后去除仿照物,要求寶寶按照記憶剪出。
不要小看剪刀的使用,即便是正常的寶寶,在低齡時期,對于剪刀的使用也不會特別嫻熟。對孤獨癥兒童來說,單手打開剪刀本身就是一個挑戰,多次重復“打開合上”的動作,更加鍛煉了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。連續沿線剪是一個坎,寶寶如果能夠順利度過,今后手指精細動作也將不在話下。
如果寶寶一直難以掌握剪刀的使用方法,可以在這之前,訓練寶寶用夾子(或鑷子)夾東西,把小塊的糖果夾起來,并且放進容器中。這里用到的,依舊是“打開與合上”的動作,有助于幫助寶寶提高手指靈活度。
當孤獨癥兒童的手指得到了訓練,手部精細動作完成度較高之時,你會發現,寶寶的注意力、耐力均得到了較大的提升。不僅如此,手指靈活度的提升,帶動大腦發育,從而建立了更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。
當對于孤獨癥兒童的訓練陷入瓶頸的時候,不妨想一想,自己是否忽略了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。在其他訓練課程中,加入一些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,不但能夠調節寶寶訓練課程,提高寶寶的興趣,也能做到“手腦”的交替訓練,勞逸結合!
最后注意的是,剪刀還是較為危險的物品,寶寶訓練之時,家長一定要額外注意,保護寶寶的安全!
- 發表跟帖
- 相關文章
- 熱門文章